7家美律所集体起诉阿里 马云等五高管成被告
发布时间:2015-02-13来源:作者:打印字号:TT
据外媒报道,美国律师事务所Robbins Geller Rudman & Dowd LLP早前宣布,以涉嫌违犯证券法为由,将阿里巴巴及部分高级管理层告上纽约联邦法院,当中包括阿里董事主席马云。
外电引述律师所提供的起诉书,理由是阿里巴巴在距离公司上市仅剩两个月的2014年7月,公司高级管理层曾经与中国国家工商总局进行会议,工商总局曾提
到对阿里巴巴可能存在非法商业行为的忧虑,但阿里巴巴在上市提交的文件中未曾披露相关信息。据外媒报道,目前已有7家美国律所表示将介入调查。
自1月27日,淘宝官方微博质疑工商总局抽检结果开始,被广泛关注的阿里巴巴和工商总局的“过招”告一段落,不过,阿里巴巴还面临更多麻烦。
外媒引述阿里巴巴发言人的回应称:“阿里巴巴认为诉讼中指控的罪名缺乏法律依据,公司将积极抗辩。”
而阿里集团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目前公司并未对上述事件进行表态。
近期,2014年在美上市的阿里巴巴股价备受打击。阿里巴巴发行价为68美元,上市第一天开盘价高达92.7美元。2015年1月26日收盘价103.99美元,到1月30日时,收盘价为89.08美元,四个交易日总市值蒸发约367.53亿美元。
律师称工商总局无权决定“白皮书”效力(来源:新京报)
而据新京报的报道,中国律师郝俊波于1月30日公开发布阿里巴巴投资者的集体诉讼征集令。郝俊波表示,工商总局没有权利决定“白皮书”无法律效力,核心问
题是淘宝售假等问题是否是事实。他认为,阿里涉嫌“未向投资者披露不利信息”。据郝俊波介绍,目前律师们所怀疑的是阿里巴巴是否和某些官员或董事违反了美
国1934年证券交易法。郝俊波称,目前已有投资者委托其进行诉讼。
与此同时,北京市问天律师事务所主任合伙人张远忠也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尽管工商总局说白皮书不具有法律效力,但白皮书中的内容仍将起到证据的作用。律师
可将其提交至美国法院,并按照白皮书的思路进行调查。张远忠认为,如果白皮书中的内容确实发生在阿里上市前,阿里可能涉嫌虚假陈述、欺诈上市,将面临美国
监管方的严重处罚。
事件回顾:
1月23日,工商总局发布报告称,淘宝被抽检样本正品率仅37.25%.
而后双方几经“过招”,直到27日上午,官微“淘宝小二”公开指责总局的抽检,表现出不同的标准和“神一样的逻辑”,更直接点名批评那位负责人:“您违规了,别吹黑哨!”
28日上午,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网站消息,工商总局网络商品交易监管司下发了《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白皮书》指出
阿里系网络交易平台存在主体准入把关不严、对商品信息审查不力、销售行为管理混乱、信用评价存有缺陷、内部工作人员管控不严等5大突出问题,并对阿里巴巴
集团提出相关工作要求。
28日下午,淘宝官方发布声明称,欢迎公平公正的监管,反对不作为、乱作为、恶作为。针对刘红亮司长在监管过程中的程序失当、情绪执法的行为,决定向国家工商总局正式投诉。
28日下午,淘宝网宣布,即时成立由300人组成的“打假特战营”。同时,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回应说,假货是所有商业模式发展的硬伤,假货不是
淘宝造成的。但淘宝注定要背负这种委屈,这种责任。淘宝只能认下它,解决它。解决假货和知识产权的问题就是解决淘宝的生存问题。社会问题不能靠一个公司,
一个平台来单干。我们必须动用一切资源和力量,通过社会共同治理,而不是各自为政,互相指责。
28日晚间,这一《白皮书》已被工商总局悄悄撤下。
28日,随着淘宝与工商总局“口水战”升级,在美上市的阿里巴巴股价大跌,收盘时报收98.45美元,跌幅达4.36%。市场测算阿里市值蒸发约为110亿美元。
30日晚,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与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进行会面,双方同意携手解决网络假货难题,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之后的记者会上,发言人强调,白皮书不具法律效力,只是会议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