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丨
加入收藏
首页
国知概况
国知简介
组织机构
领导致辞
发展历程
资质荣誉
出版物
业务介绍
专利预警
专利运营
专利导航
专利培训
经典案例
研发立项专利调查
研发过程专利追踪
研发成果综合布局规划
重大项目风险评估
侵权防御与风险评估
诉讼应对及改型规避
专项技术预警分析
专利预警成果名录
热点领域课题摘要
专利导航
服务团队
管理团队
培训专家
国知动态
国知新闻
业界资讯
领导关怀
社会活动
专利预警知识
专利导航产业发展
企业专利应急和预警机制
专利应急和预警模型
专利预警ABC
联系我们
联系方式
加入国知
在线问答
您的位置:
>
国知动态
>
业界资讯
>
正文
国知动态
guozhi patent news
国知新闻
业界资讯
领导关怀
社会活动
联想并购摩托罗拉:自有手机专利过少是主因?
发布时间:
2015-03-06
来源:法制周末
作者:
打印
字号:
T
T
“2000多项专利的所有权,2.1万项专利的使用权。”
在谈及联想并购摩托罗拉时,联想的杨元庆在很多场合都乐此不疲地将这句话“紧挂嘴边”。
根据当初联想集团与谷歌就摩托罗拉移动达成的收购协议,联想支付的交易对价约为29.1亿美元,获得三项核心内容:摩托罗拉品牌、3500名员工以及数量庞大的专利组合——2000多项专利的所有权以及2.1万项专利的交叉许可授权。
值得一提的是,联想甚至对外宣称通过此交易,其成为了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那么,联想凭什么敢说自己是第三大智能手机厂商?联想与谷歌的此番交易,又到底“值不值”呢?
相信这是悬在很多人心头的“疑问”。
从购买成本看,同一标的物,2011年谷歌收购时出价125亿美元,2014年联想接手时,仅花费了29.1亿美元,相当于谷歌最初购买价的了五分之一,似乎是“捡了个大便宜”。
而从知识产权维度看,如果知道联想手机自有专利的“底裤”有多短,估计众看官会觉得,联想此番交易应该是“赚翻了”。
那么,在没有并购摩托罗拉之前,联想手机自有专利的“底裤”到底有多短呢?
笔者以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的统计数据为基础,从专利数量、专利意识、专利结构、专利倾向及申请时间分布等多个维度,详细探究了联想手机的专利“家底”。
专利规模:
乍看耀眼 其实不多
在专利可检索总量方面,联想(7995件)是苹果(2918件)的2.7倍;在发明公布数上,联想(4655件)是苹果(1265件)的3.7倍;在发明授权数上,联想(1754件)是苹果(562件)的3.1倍;在实用新型专利数上,联想(1596件)是苹果(287件)的5.6倍;而在外观设计专利数上,联想(921件)是苹果(362件)的2.5倍。
乍一看,作为创新能力和实力衡量指标的专利申请和保护,联想较苹果领先很多,这或许也就是联想杨元庆敢多次公开叫板“苹果”,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敢宣称“联想最有希望挑战苹果”“联想会是最后的赢家”的“底气”所在。
不过,如果就据此认为联想手机真的有机会超越苹果,那可能就显得很“草率”了——事实上,联想公司旗下属于手机相关的专利并没有表面看起来的那么多。
联想旗下有多家公司主体,从投资到实业,从产品到销售,从手机、电脑到网络安全,涉猎领域广泛。不过,令人费解的是,虽然联想旗下有专司手机业务的子公司——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但是,与手机相关的专利却散落在多个法人主体身上,包括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厦门毅想通信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联想移动通信(武汉)有限公司、联想移动通信软件(武汉)有限公司、联想创新有限公司(香港)和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等。
尽然如此,联想手机持有的与手机相关的专利情况并不乐观。与专注于手机业务的一些手机厂商相比,联想手机的专利差距明显。
在手机相关专利领域,在发明授权数上,酷派(461件)是联想(176件)的2.6倍;在实用新型专利数上,酷派(393件)是联想(134件)的2.9倍;只有在外观设计专利数上,联想(207件)才是酷派(57件)的4倍。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统计的联想手机专利数字范围仅指直接与手机相关的专利,具体由厦门毅想通信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联想移动通信(武汉)有限公司、联想移动通信软件(武汉)有限公司和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所持有的所有专利和部分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持有的直接与手机相关专利组成,可能存在“挂一漏万”的情况。
但是,我们依旧可以看出,联想手机在具有竞争力和防御力上的发明专利领域的积累,并没有想象中的多。这其实也多少反映出一些“联想性格”——它是一家销售驱动型公司,而非技术驱动型公司。
专利结构:
联想似乎更偏好外观设计
早年联想创立之初,在发展方向上曾掀起过“技工贸”还是“贸工技”内部之争。当年,柳传志主张“贸工技”,倪光南倡导“技工贸”。
其实,两者之争的焦点,放在现在的话语环境解读,那就是,联想要走技术驱动路线,还是销售驱动路线。
在联想并购IBM业务之前,应该说联想一直是销售驱动路线,以赚钱为第一要务。并购IBM之后,联想开始不断强化技术研发和积累,这也是联想专利规模总体很高的原因所在——积累了大量与电脑、笔记本、平板等相关的专利。
对于手机业务,联想的战略也曾多次“摇摆”。
具体负责联想手机业务的联想子公司,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4月。从成立时间上看,仅比魅族早不到一年。但与魅族不同的是,联想手机还算是比较注重专利保护和积累的。
诚如前述,不论是联想母公司,还是联想负责手机业务的子公司,外观设计在专利组成中的比重都很高。
在已获得的授权专利中,在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上的布局,联想的比例依序是:34%、26%、40%。而酷派的比例依序是:51%、43%、6%。
事实上,联想手机的专利结构与魅族非常相似。魅族已获得授权的专利中,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比例依序为4%、15%、81%。
在功能机时代,联想手机应该还是模范践行“贸工技”的销售驱动模式,曾重金聘请大小S代言联想手机,全面布局专卖店、大卖场及运营商等渠道。
而进入智能机时代后,联想手机一度还是用“功能机思维”卖“智能手机”,大搞“机海战术”。
为此,笔者以联想旗下具体负责手机业务的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想移动”)已获得专利授权的各类专利的申请时间分布,来做进一步分析。
从整体策略来看,在功能机时代,联想专司手机业务的子公司——联想移动在成立的头3年里,申请的外观设计数(32件)是其申请的发明专利(3件)和实用新型(2件)之和的6倍。这也足以说明,联想涉足手机市场时,依旧体现出很明显的“贸工技”特征。
具体到联想手机的外观设计专利保护,我们可以看到,2007年和2011年分别是联想手机业务外观设计的“高峰期”。这两个时点在手机市场的跨代中也是关键的时点。因为2007年是功能机时代的“巅峰时刻”,而2011年则是智能手机的“兴起之时”。
在这两个关键时点上,都成为联想手机业务的外观设计申请“高点”,也表明了联想手机业务从功能机到智能手机跨代升级期间,一贯秉持的是“机海战术”。
这种趋势直到2013年之后才有所改变。
而这种偏好、趋势和特点,也就很好地解释了本文开头的那些问题——为什么把“2000多项专利的所有权,2.1万项专利的使用权”常挂嘴边?说到底,是因为联想手机自有专利的“短裤”实在是“太短了”,很多“羞处”都不能完全遮盖上。
如今,联想已经将摩托罗拉纳入囊中,按照联想的规划,1月26日,联想“改造”后的摩托罗拉已重返手机市场。
此前联想并购摩托罗拉,主要原因是自有手机专利过少。一方面,在国内智能手机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联想的领先优势并不明显,另一方面,联想手机“出海”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又需要有强有力的专利防御能力。
但是,问题随之而来:在国内,谁会考虑买联想制造的“摩托罗拉”呢?
小贴士:
联想手机的专利策略:买买买
2014年1月,联想集团以29.1亿美元的价格从谷歌手中收购了摩托罗拉移动,联想集团从谷歌手中获得了2000多项专利,并获得了谷歌2.1万项专利的交叉授权。
2014年3月,联想以1亿美元收购专利组织UnwiredPlanet持有的21项专利,包括3G、LTE专利以及其他重要移动专利,并同时获得2500项专利的交叉授权。
2014年4月,联想收购了NEC在全球多个国家申请的超过3800项专利组合,涉及专利技术已广泛用于智能手机的生产制造。
分享到:
关闭 →
上一篇:
不惧跨国巨头 正大天晴打赢“专利战”
下一篇:
白云山:广药诉讼加多宝赔偿29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