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国知动态>业界资讯>正文

美国“人造蛋”缘何受资助,中美“假鸡蛋”为何命不同?

近日,一则关于美国一家公司研制成功“人造蛋”并获李嘉诚、杨致远等人2300万美元巨额投资的资讯在网络热传,也引起了笔者强烈的好奇。

据媒体报道,这种人造鸡蛋由美国旧金山一家食品科技公司hampton creek研制成功,并已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些食品超市正式销售,其营养价值、味道等均与真鸡蛋一样,可制成蛋黄酱、饼干等食品,甚至还可以用来制作炒鸡蛋。近日,该公司宣布获得2300万美元的投资,其投资者包括亚洲首富李嘉诚和雅虎创始人杨致远。此前,该公司还获得了全球首富比尔盖茨的支持,并且与6家世界500强企业签订和合作协议,其中包括一些全球最大的食品生产和零售商。

乍看这条资讯,笔者着实不解,这“人造蛋”不就是咱老百姓常说的假鸡蛋吗?大家都知道,假鸡蛋乃是一些不法分子使用化学原料生产出来谋求暴利、祸害人体健康的东西,为何这美国公司研发的“假鸡蛋”竟能得到比尔盖茨、李嘉诚等商界大咖的青睐呢?

笔者带着满腹的疑惑,分别在各大网站及专利数据库中对美国这家公司及人造蛋进行了一番查询,结果不但解开了关于人造蛋和假鸡蛋的疑问,也引发了笔者对国内外食品行业产品研发创新原动力的深刻思考。

揭秘:此鸡蛋不是彼鸡蛋,中美“假鸡蛋”成分大不同

凡是被人造鸡蛋坑害过的人都知道,咱们国内市场上的人造蛋,外形虽与真鸡蛋几乎无异,但究其实质,乃是用碳酸钙及石膏模制成蛋壳,用海藻酸钠、明矾、明胶、食用氯化钙加水、及柠檬黄等色素等制成蛋黄和蛋清的假冒产品,因其成分中含有多种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无利。所以消费者一旦辨别出买来的鸡蛋乃是人造蛋而非真鸡蛋,那可是大呼上当,扔之唯恐不及。

而据资料介绍,美国这家公司生产的名为“beyond eggs”的人造鸡蛋,则是一种由豌豆、高粱等多种植物提取物制成的粉末,它根本不具备鸡蛋的样子,其目的是模拟鸡蛋的营养、功能甚至风味。称其为“人造鸡蛋”只是因为它可以代替鸡蛋用于制作蛋糕、面包、蛋黄酱甚至炒蛋之类的食品,不但可为素食者、鸡蛋过敏者或担心鸡蛋胆固醇含量过高的消费者带来享受鸡蛋美味的福音,还可减少禽类饲养过程中的能源浪费和疾病传播等危害。因此,不论媒体将这种产品称为植物蛋还是人造蛋,它实则是一种“鸡蛋替代品”,和我们国内市场上制造的“假鸡蛋”、“人造鸡蛋”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解读:“人造蛋”早已有专利,“beyond eggs”缘何受青睐
    
其实,在美国市场上,鸡蛋替代产品并不新鲜,很多公司都开发了各种各样的配方,如“ENER-G”鸡蛋代替物和“Vegg”植物蛋等。而笔者通过检索DWPI专利数据库则发现:早在1906年,一篇名为Process for the Production of an Egg Substitute for use with Farinaceous Foods and the Product thereof(GB190612424)的发明专利就已公开了用谷制品制作鸡蛋替代品的方法;仅用关键词组合“egg w substitute”or“egg D replac+”or” artificial w egg?”or”plant w based w egg?”就可检索到在各国申请的相关专利114篇,其中一些专利披露了以土豆淀粉、木薯粉、纤维素、海藻酸钠和酵母片等为原料生产鸡蛋替代产品的方法,其目的大多是取代鸡蛋在食品加工中的作用,而并非具有鸡蛋形态的仿真产品。
为了进一步了解hampton creek这家公司的专利申请情况,笔者又以“hampton creek”或其创始人“josh tetrick”为申请人或发明人进行检索,结果没有发现已公开的专利。(由于不了解该公司内部人员情况,暂时无法检索到该公司是否有技术人员申请专利的情况。)

那么这家成立仅两年,并且也没有已公开专利申请的食品公司制造的“人造蛋”为何会受到比尔盖茨、李嘉诚等商业大鄂的如此青睐呢?

根据媒体的报道我们应可略见一斑。
首先,该产品的研制经过了艰苦卓绝的尝试和创新。据报道,hampton creek 在研制该产品的过程中,总共尝试了1500种不同植物的组合,最终确定的配方包含了来自豌豆、高粱和其它另外11种植物的提取物。为了胜任“鸡蛋替代品”的作用,该产品包含了在加工制作蛋黄酱及蛋糕等食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卵磷脂和蛋白质成分,同时其保质期比真实的鸡蛋更长。
其次,该产品的口感和质感相比以往的同类产品,应有明显突破。该企业负责人对媒体宣称,他们已经对这种产品进行了口感测试,包括比尔盖茨和英国前首相托尼布莱尔都没有尝出其与真鸡蛋的口味有何不同。该企业负责人在与李嘉诚进行投资洽谈时,特请其亲自下厨制作“全球首只素炒蛋”。从新闻图片上来看,商界巨头李嘉诚亲自炮制的素炒蛋看起来形色具全,十分诱人。李嘉诚对媒体表示,随着全球人口增加,市场需要“更有效、更环保、更有质素”的食物选择,看来对其投资更是十分满意。

国内:以假乱真只为谋暴利,专利技术帮忙来检测 

 了解了美国的“人造蛋”,让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人造蛋及专利申请的情况吧。上文已经提过,我国市场上流通的人造蛋或成人工合成蛋大多是以蛋壳粉及化学材料和食品添加剂制成的假冒伪劣产品。其制作方法在一些追求暴利的地下工厂早已流传了十多年,其中一些产品在形状和口味上都能以假乱真,因而常常被消费者不慎食用,这不但坑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还极大的损害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那么,如果从专利申请的角度,我们是否能在国内找到一些技术含量较高,并且具有真正营养价值的人造蛋或人工合成蛋的生产技术呢?
 笔者在CPRS文摘数据库以及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中对相关专利进行了检索,选取的关键词包括“人造(鸡)蛋/合成(鸡)蛋/植物(鸡)蛋/鸡蛋替代物”等,结果检索结果仅包含四篇与人造蛋明显相关的中国专利申请,其中两篇是涉及人造蛋外壳的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一篇题为“适用于人造鸡蛋快速检测的试剂盒”的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以及一篇题为“人造鸡蛋形食品及制作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
仅有的一篇发明专利申请(CN1729862A)公开了一种用自然鸡蛋清和人造鸡蛋黄、或者自然鸡蛋黄和人造鸡蛋清通过蛋形模具制作蛋形食品的方法,其中的人造鸡蛋黄或人造鸡蛋清采用了猪瘦肉、鸡蛋壳粉、豆粉(或豆腐干)及调味品作为原料,将原料粉碎、压制、蒸制而成,其实际目的主要在于生产有特殊口感的蛋形食品。值得注意的是其原料中含有真实的蛋黄或蛋清、鸡蛋壳粉甚至猪瘦肉,因此与美国“人造蛋”相比,无法实现植物原料对家禽饲养的替代作用。
另外一篇实用新型专利(CN201892664U)则通过对蛋清存在中的胶质物进行特征显色或沉淀反应,鉴定蛋品是否人工合成,可用于检测和辨别用化学原料生产的假冒伪劣坑害人体健康的“人造蛋”。笔者非化学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试剂效果无法作出判断,但如果仅从发明目的上来看,这篇专利申请应该说还是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的。

吐槽: 产品加工只想谋取眼前利 食品制造缺乏创新源动力

通过对中外“人造蛋”产品的分析,笔者深深的感受到我国食品制造业与国外同行在创新源动力上的巨大差距,那就是不择手段追求眼前利益,与致力人类健康社会进步的巨大差距!
如前文所述,近100年前,国外的技术人员就已经开始研究如何用最少的资源(谷物种植)替代高污染高能耗的养殖业,从而生产出适用于更多人群(如素食者、对鸡蛋过敏者以及拒绝高胆固醇的人),同时营养可靠的替代食品。经过百年的技术发展,美国这家公司目前应该是已经研制出了成本低、色香味美,视觉口感上都可以假乱真的“人造蛋”产品,当然其目前能所用的范围还有限,形态上也不具备真实鸡蛋的形状,但还是受到了资本的追捧,并赢取了世人的尊敬。
再反观我国的一些食品加工者,同样是为了生产成本低廉的产品,却不惜挖空心思设计从外观形态到口感都可以假乱真,但其成分却有害无利只有借助化学试剂才能加以鉴别,从而让消费者痛恨不已、避之唯恐不及的假鸡蛋! 

都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同样都在生产“人造蛋”,我们的聪明用在哪儿了?
如今,李嘉诚等商界大咖对美国“人造蛋”的热捧,是不是该令许多国人汗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