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国知动态>业界资讯>正文

国知原创:抗疫!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免疫风暴

最近大家每天在各种渠道讨论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今天也说一个与新型冠状病毒非常相关的名词“免疫风暴(cytokine storm)”。它既出现在这次疫情中,也曾在十多年前的另一种冠状病毒导致的SARS中令人无奈。“免疫风暴”是什么?与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有什么关系?

——“免疫风暴”可以说是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战的核心战争之一。


“免疫风暴”也被称为“细胞因子风暴”,是指机体感染微生物后引起体液中多种细胞因子迅速大量产生的现象,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多脏器衰竭的重要原因。


我们知道身体内免疫系统的日常工作是清除感染,但这次免疫系统为什么攻击我们自己?——主要是人的免疫系统针对外界的病毒和感染过度反应,被激活到极限程度,以至于失去控制无分敌我,就会造成对自身的伤害,表现为极端的免疫攻击“细胞因子风暴”。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细胞因子风暴”才是夺命杀手,像禽流感、SARS之类的很多病毒一样,它能够触发免疫系统对身体的猛烈攻击。目前已发现新型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促炎性细胞因子显著升高,具有“细胞因子风暴”的典型特征。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造成的这些严重后果,导致很多人失去生命或身体严重受损。


因此在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治疗中,如果能控制“细胞因子风暴”带来的巨大冲击,这对于重症患者的治疗、降低病死率具有重大意义。

 

目前的主要治疗办法包括:


1. 抗休克治疗:输液保障血容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必要时机械通气,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


2. 支持和对症治疗:常规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营养支持等;


3. 抑制过多的免疫细胞活化和细胞因子产生:激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应用免疫抑制剂、非甾体类抗炎药和自由基清除剂(大量维生素C,维生素E)等;


4. 抗体中和“细胞因子风暴”(精准治疗):针对升高的细胞因子通过单克隆抗体中和起作用,防止重症化和死亡。

在药物的研究中,针对免疫风暴的药物实际上也是非常的引人关注。仅以“免疫风暴”或与之类似的中英文名词在专利数据库中对与“免疫风暴”相关的发明进行简单粗暴检索,大约有4500项专利族。针对“免疫风暴”的研究主要是近20年,特别是在近5、6年与“免疫风暴”相关的研究非常多,而且在生物技术应用治疗方面更是研究的集中点。

 

因近些年肿瘤、大型病毒感染、HIV等重大疾病被关注,在治疗过程中免疫相关的问题特别凸显,因此在这些药物的研究中,降低免疫风暴也越来越被关注。


通过专利数据的初步了解发现,虽然未必所有专利技术都是针对控制免疫风暴的医药技术,但是这些研究都与免疫调节有或多或少的联系。市场上仍缺少在疗效和副作用两方面同时优异的药物。


而且通过对专利数据的统计发现,目前的研究也多集中于第四种治疗相关的单抗等方面的技术开发上。几乎专利数据都涉及生物制药技术的研发。除生物技术很强的基因泰克外,西雅图遗传、塞来拉基因、赛尔基因、无限制药、XENCOR INC等都是进行生物技术研究的公司。

 

从现实实验效果以及对应的专利数据来看,似乎药物研发者都将希望寄托于生物技术上,认为生物技术在免疫调节控制方面大有作为。


相应的专利文献也都集中在分类号为A61K39、C07K、C12Q、C12N等与生物技术有关的技术上。


根据目前的专利数据看,相关的生物技术研发主要源于美国。也出现了很多技术向大型国际制药公司转移的情况。可见这些生物技术能够在临床使用出现的几率也是很大的。

 

那么是否我们只能等待国外的研发和技术成果?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给我国医药研发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会。以之前提到的生物制药公司XENCER INC.为例,XENCER INC.虽然不是类似于辉瑞、礼来这种跨国型超级大型医药公司,但也凭借其生物技术优势与安进、诺华、勃林格殷格翰进行技术输出,相应的股市也是一片看好。XENCER INC.在用异源二聚体蛋白靶向调节性T细胞、在用双特异性抗体和Fc融合体调节T细胞技术,以及结合CD3和CD38的异二聚体抗体等专利技术,有些甚至还未获得专利权就出现了技术转移。


目前大家在寻找一些肿瘤、病毒治疗药物时,尽量寻找低免疫风暴的药物,例如我国企业的发明专利CN110396131A就提供了一种ErbB2单链抗体,虽然该发明主要针对如何杀伤肿瘤细胞进行研究,但也同时指出降低“细胞因子风暴”的风险。与其他类药物成果相比,目前针对性的控制免疫风暴的药物研究成果仍较少。


目前,我国中小型生物制药研发公司也是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如果能在免疫调节、控制免疫风暴方面有突出研究成果表现,并相应形成高价值的专利或专利群,未必不会成为一个超级利好的技术创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