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直连公司诉张建华等专利侵权案2
发布时间:2015-04-07来源:《从专利诉讼看专利预警》作者:宗磊打印字号:TT
【预警启示】
张建华与直连公司一案引发了“改劣”技术方案是否侵权的激烈讨论,从法律意义上给出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目前的观点是,“若被控侵权技术方案缺少某专利技术特征而导致技术效果的变劣,则应认定被控侵权技术方案未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案件年度报告(2009)》。这似乎预示着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采用“改劣”这种“创新”方式来进行规避设计,规避设计的其他方式参见本书“OBE公司诉康华公司专利侵权案。
二、如何开展规避设计以避免专利侵权”。进而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笔者却认为,虽然“改劣”技术方案可以“巧妙”地避开专利壁垒,取得暂时的利益,但从技术发展和市场发展的趋势来讲,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改劣”技术方案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积极创新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必经之路。
企业创新除了要选择正确的研发方向和突破口之外,还需要解决的另一问题是研发效率的提升,专利预警可以从以下方面对提升研发效率提供辅助。
一、引进技术可以通过专利预警进行遴选
专利作为技术的载体,蕴含了非常丰富的信息,根据其记载技术方案的优劣及重要程度,可以分为核心专利和外围专利,通常核心专利的基础性更强,原创性更高,保护范围也会更大,并且比较难以规避;外围专利则是在核心专利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进,通常要受到核心专利拥有人的权利制约。通过专利预警分析,我们可以对海量的专利数据进行筛选,选出代表产业发展方向和特点的核心专利(孙涛涛,等.核心专利的识别方法及其实证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56(4):80-84.),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可以重点对这些专利进行关注,通过进一步结合市场发展的信息,选取适当的专利技术进行引进,从而达到提升自身研发起点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核心专利具有时效性,与具体的产业领域和产业发展进程息息相关,企业对核心专利的关注应当保持持续性和长久性。
纵观本案始末,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直连公司并非涉案专利的拥有者,而是享有独占使用权。早在1998年甚至更早,直连公司已经注意到了高层建筑无水箱直连供暖系统的市场需求,并从1998年开始寻求相关的技术引进,其在2001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工程设计院取得涉案的两项专利“高层建筑无水箱直连供暖的排气断流装置”和“高层建筑无水箱直连供暖系统的阻旋器”全国范围内的独占许可。可以说,直连公司在专利引进方面取得了成功,已经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但遗憾的是,其却没有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研发,没有做到看得更“远”。因为以目前的检索结果来看,直连公司在“排气断流装置”以及“阻旋器”上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申请专利。试想,如果直连公司在引进专利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研发,获得了技术效果更好的专利技术和产品,其市场份额就不会因“改劣”技术的出现而受到如此大的影响。
专利预警能够帮助企业遴选重点专利,为技术引进提供有力的支持,但仅仅依靠引进专利来维持企业的发展并不是长久之计,企业应该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研发,突破核心技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
二、引进人才可以通过专利预警进行评估
除了引进技术以外,人才引进也是企业提升研发效率的主要途径。而人才引进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待引进人才与企业发展的契合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引进人才本身的研究能力;二是引进人才研究方向与企业待发展方向是否一致。这两个方面都可以通过专利预警进行评估。
人才研究能力的评估通常可以通过对该人才专利申请的法律状态、权利归属、专利价值、专利存续期、市场布局以及是否存在专利组合来进行,通过综合考虑其专利申请的法律、技术以及市场属性,并结合其研究团队以及科研论文的水平,进一步对待引进人才的综合研究能力进行评估;人才研究方向的评估可以通过对其专利申请的技术解读来进行,通过分析其专利申请的技术构成,可以对其研发方向作出初步判断,从而评估其研究方向是否与企业的发展现状契合。
人才引进与技术引进相比,虽然其考虑的因素比较多,难度比较大,但对提升研发起点,提高研发效率所起的作用却比单一技术引进要明显,成功的人才引进,不但能够带来先进的技术,而且能够迅速积累研发过程中的宝贵经验,成为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催化剂。
三、合作对象可以通过专利预警进行找寻
专利不但能够为我们提供技术信息,同时也蕴含了大量的市场竞争信息。通过专利预警,我们能够对某一行业或领域的申请人进行分析,发现不同申请人的研发特点,从而为企业进行合作对象的选取,为实现双方共赢提供参考。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合作对象,如果需要增强自身在某一领域的实力,可以选择在该领域实力比较强的申请人作为合作对象;如果需要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则可以选择与自己发展特点优势互补的申请人作为合作对象。另外,在合作对象的选取过程中,还应当重点关注相关领域的高校或科研机构,充分利用他们人才聚集的优势,实现产学研结合。
本案中,涉案专利的拥有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工程设计院即为一家科研机构,其在高层建筑无水箱直连供暖系统的研究上具有一定的实力,直连公司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工程设计院进行了技术的引进,但我们经过检索发现,没有发现两者存在共同申请,也就是说,两者很有可能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合作,这也使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通信工程设计院的技术优势和直连公司的市场优势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挥,一定程度上也为“改劣”技术方案和产品的存在提供了空间。
市场经济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当积极利用专利信息,找到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合作对象,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合作共赢。
四、公知技术可以通过专利预警进行利用
众所周知,专利具有地域性、时间性和独占性。地域性是指:一个国家授予的专利权只有在授予国的本国才有效,对其他国家没有任何法律约束力,每个国家所授予的专利权,其效力是独立的;时间性是指:专利权只有在一定期限内有效,期限届满后专利权就不存在了,它所保护的内容就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财富;独占性则是指:专利是一种无形资产,任何人要实施专利,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必须得到专利权人的许可,并支付使用费。通过专利的前两个特性不难看出,国内企业在研发过程中有大量专利技术是可以自由使用的,包括:在国外申请而没有进入中国的专利技术以及虽然在国内申请,但已经失效、视为撤回或者被驳回的专利技术等(统称为国内可使用的“自由公知技术”)。
自由公知技术由于记载了大量的技术信息,并且可以被企业任意使用,因此将在很大程度上帮助企业提升研发起点。企业获取自由公知技术的途径有很多,但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对专利信息的检索和分析,建立自己所关注领域的专题数据库,通过实时关注数据库中文献的法律状态及在不同国家的申请状况,来及时获取相关的自由公知技术。
总之,专利预警能够为企业在技术引进、人才引进、寻求合作以及利用公知技术上提供有效的参考,能够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研发效率,使企业站得“高”,看得“远”,有利于其快速突破核心技术。当然,如果能够在看得“远”的基础上,适当地对与研发成果相关的“改劣”技术方案进行保护,构建相对完善的外围专利网,则会在市场竞争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